江西省南昌市平均每輛小車擁有0.07個泊位、人均道路面積6.3平方米,低于全國標準;南昌過街天橋、地道總共25處,也遠低于武漢、長沙、合肥等中部兄弟城市……
這一串讓人汗顏的數字,是4月16日南昌市相關職能部門在省人大“暢通省城”活動專題調研座談會上披露出來的,反映了南昌目前交通的現狀與問題。
值得欣慰的是,從省市領導到相關部門,都已經認識到了南昌交通的問題,并積極提出對策。在會上。南昌市市政府領導提出,力爭在今年12月28日前開建紅谷灘過江隧道,并且要從2015年開始,每一年都有1條地鐵線路投入使用,解決市民出行難問題。
問題1:公交難以滿足要求,私家車與非機動車占用道路資源
南昌市公交車只有3115輛,每萬人擁有10.38輛公交車,遠低于萬人擁有15輛公交車的標準。由于公交車車速提不起來,不準點,市民選擇公交出行的積極性不高,公交分擔率僅為13.5%。“公交分擔率低,私家車與非機動車上路的比例就高,道路資源不堪重負。”會上,南昌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剖析了南昌公共交通面臨的困局。
“公交專用道有限,公交車在普通道路上時速只有每小時10公里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由于老城區(qū)內缺少公交樞紐,公交車被迫停放在立交橋下,擠占了有限道路資源,而南昌出租車服務區(qū)與??奎c的缺失,也造成許多出租車長期在路上行駛,也擠占了道路資源。
對策:會上,有關負責人建議建立以地鐵為主,以公交車和出租車為輔,公共自行車為補充的公共交通系統(tǒng)。加大出租車服務區(qū)、公交專用道與地鐵、公交、客運大型無縫接駁樞紐站的建設,讓發(fā)達、便捷的公共交通成為群眾出行的首選。市政府爭取從2015年開始,每年有1條地鐵線路投入使用。
問題2:車多泊位少 車主被迫占道停車
“全市注冊機動車58.96萬輛,估測外地號牌、軍警和部隊車輛約12萬輛,合計全市機動車總量約為70余萬輛。但南昌市共有停車泊位28.7萬個,配建25.4萬個,社會公共泊位3.3萬個,平均每輛小車擁有的公共泊位只有0.07個。”南昌市公安局負責人表示,停車泊位不足,使得中心城區(qū)的醫(yī)院、學校、大型商場周邊形成新的堵點。
對策:綜合考慮將城區(qū)內的醫(yī)療資源逐步向城區(qū)外圍遷移,減少,緩解老城區(qū)交通壓力。有條件的醫(yī)院要盡快、優(yōu)先建設立體停車庫,緩解停車難。
問題3:洪城商圈、昌南大道、南昌大橋、八一大橋成高發(fā)堵點
高峰時段南昌部分道路出現時段性擁堵,主要表現在“1個區(qū)域(洪城商圈)、2座大橋(南昌大橋、八一大橋),3個點段(昌南大道迎賓大道口、施堯路口、金沙一路口)”。
洪城商圈每天進出80萬人次,大小物流公司1600余家,道路擁堵在該區(qū)域已經是常態(tài)。而南昌的城市規(guī)劃先天不足,一江兩岸、南北兩域的城市格局,使過江橋梁成為交通瓶頸,城區(qū)過江通道嚴重飽和。昌南大道作為貫穿東西向的快速道,沿線迎賓大道、施堯路口、金沙一路口三個路口形成瓶頸,且施堯路和金沙一路兩個對稱T形路口距離太近,嚴重妨礙車輛通行。
對策:應規(guī)劃、外遷洪城商圈周邊的物流中心,物流企業(yè)實行夜間配送,減輕對交通的影響。集中力量對老城區(qū)路口進行改造。市政府加快過江隧道建設,力爭在今年12月28日前開工。